澳门金沙城中心

图片
首页/ 解读回应 / 新闻发布会 / 正文

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

来源:渭南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11-01 22:12

(记者 王小敏)10月28日,市委宣传部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近年来,我市持续深化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提升”工程,紧抓示范引领、全域提升,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着力打造彰显秦东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我市坚持“村级申报、镇办审核、县级审定、市级备案”原则,按照谋划一批、入库一批、建设一批要求,建立了项目库管理制度。2025年初确定的110个市级重点村,确定实施项目633个,统筹整合项目资金7.2亿元。市级财政专项安排5480万元,用于奖补“千万工程”重点村、镇,确定实施项目166个。

做大做强“土特产”文章,深入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提档升级。白水县被命名为“中国苹果之乡”,澄城樱桃种植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,大荔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(2.8万公顷),富平县尖柿栽植面积36万亩(2.4万公顷),奶山羊存栏88万只。潼关肉夹馍和酱菜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韩城大红袍花椒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产品清单,大荔冬枣等九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295.67亿元。

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,分类推进“三大革命”,全市累计改造农村户厕77万余座、普及率达83.22%。探索实践“县城周边接入管网、镇村集中工艺处理、边远山区分散治理”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,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到40.6%。健全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县处理”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以县域、乡镇为主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,累计建成255座镇级垃圾中转(压缩)站,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95%。

强化基础设施建设,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7698公里,拥有县域客运线路329条,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占比达93%。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372处,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.68%,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70.81%。全市建成1425个农村幸福院、179个日间照料中心,较好解决了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、就餐助餐等问题。